联系方式

  • 处办 029-87092668 / 87092231
  • 传真 029-87092668
  • 地址 西农路22号
  • 邮编 712100
  • 邮箱 ltxc@nwsuaf.edu.cn
  • ltdw@nwsuaf.edu.cn
  • 办公地点 北校区老昆虫博物馆一期办公楼二楼(北校区校医院对面)
  • 各校区服务中心联系方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老年风采» 追记奋斗渭北五十余载的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李立科研究员

追记奋斗渭北五十余载的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李立科研究员

作者:张琳/文 支勇平/图 来源:党委宣传部  时间:2023-06-05  浏览次数:

李立科.jpg

  2020年3月15日下午,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传来: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陕西省劳动模范,中国共产党党员、我校资环学院研究员、原陕西省农科院副院长、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李立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离世,享年87岁。

  李立科,曾经是陕西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用科技手段解决了改革开放之初全省的粮食缺口难题,著名作家陈忠实曾用整版的篇幅对他进行过人物报道,他的事迹还被拍成12集电视连续剧《秦川牛》,广受赞誉。

  1934年12月李立科研究员出生于陕西省杨陵区南庄村,1959年8月从原陕西省农业学校植物保护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原陕西省农科院工作,历任陕西省植物保护研究所、陕西省粮食作物研究所副所长,陕西省农科院副院长,陕西省农业顾问,省政协委员等。1990年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1991年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身患癌症30年,扎根农村50余年,80余岁高龄仍奔忙在渭北高原实验田;爱国为民、无怨无悔,敬业守职、不计得失。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李立科,从青丝到白头,至去世前三年,他一直不遗余力奋战在渭北旱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位老共产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与农村农民结下一世情缘

  李立科遵从父命学了农,1957年8月至 1959年7月在原陕西省农业学校植物保护专业学习,武功农校毕业后,分配到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工作,从此,与土地、与农民结下了一世之缘。

  屈指算来,在武功县,他蹲点14年,在陕北蹲点4年,在陕南蹲点3年,在渭北合阳度过了33个春秋,农村已占去了老人生命中的54个春秋,从青丝到华发,从年少到迟暮,人的一生只有一个54年,他把一生都给了这片土地。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陕西每年粮食缺口达1.5亿公斤,为改变这一局面,省上决意在渭北高原开辟“第二粮仓”,李立科临危授命,打起铺盖就来到了渭北旱原合阳县甘井乡。

  甘井,这个当年被称为“合阳的西伯利亚”的地方,说到它曾经的贫穷,至今李立科仍哽咽落泪:“土地上不长庄稼,不产粮,吃不饱肚子的人很多。有一个60多岁的老妇,自出嫁到这没有吃饱过肚子;一个老汉一年穿一件衣裳,冬天是棉袄,到了春天把里头的棉花去掉,到夏天把里子拿出来补补穿。”

  就在这个当时人均年纯收入35元、口粮分不到300斤、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地方,李立科怀着“让大家能吃饱肚子”的朴素信念,开始了艰难的探索研究。他先是提出了“以磷促根,以根调水”的方案,使小麦亩产由一百多斤提高到四、五百斤,这一技术在渭北旱原的20多个县被广泛推广,此举使陕西一年增产小麦8亿多公斤,农民终于吃上了饱饭,多年来令他寝食难安的农民饿肚子的问题终于成为过去。

  李立科深知,施肥只是解决了小麦由低产到中产的问题,如何达到高产,关键还在水。然而,水,已经困扰渭北旱原几千年了。李立科萌生了采用覆盖技术提高粮食产量的想法,他开始着手这项技术的科研试验。

  这时他的身体出了状况,经确诊,患上了左上颌窦鳞癌,且是中晚期。他闻之泰然:“如果我死了,就把我埋在试验田里,上面立个牌子,写上‘李立科在这块地里种的小麦亩产达不到800斤,望大家努力。”

  在各方面的关怀下,李立科的手术成功完成。奇迹般的,李立科又回到了甘井,回到了他的试验田。1995年,他研究提出“留茬免耕秸秆全程覆盖”技术,试验田里小麦亩产达到437公斤,玉米亩产达到600公斤。这项技术不仅使粮食增产,节约了灌溉水,解决了水土流失问题,更给当地带去了无法估量的变化。

人民的科学家  百姓的‘活财神’

  “以磷促根,以根调水”技术一举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七五”期间,甘井试验基地的“旱地农业增产技术”被国家列为重点开发项目,国内许多省份的专家和农业负责人纷至沓来考察学习,许多外国专家也来观摩,立下汗马功劳的李立科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和全国农业劳动模范。1990年,省委、省政府号召全省人民向李立科学习。

  “留茬免耕秸秆全程覆盖”技术彻底使甘井迈向了富裕之乡之路,当吃饭问题解决后,农民们开始种烤烟搞副业,有了多余的钱,又开始发展畜牧业和苹果种植业,优化农田生态,如今甘井乡已经成为合阳县最好的地方。

  “总结李立科同志对北方旱农业研究取得的重大成果,一是使渭北旱原粮食生产连上几个大台阶,小麦从亩产百余斤到四百多公斤,玉米亩产从二百多斤到七、八百公斤以上。二是他总结试验成功的旱作农业耕作技术整体提升了中国北方旱农耕作技术。三是改变了传统农业固有的旧观念、旧习惯,使广大农民群众和各级干部的科技意识、发展观念得到极大的提升。四是他总结的以磷促根、以根调水,氮磷配合深耕施肥技术和秸杆覆盖技术,不仅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也使农业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一再优化,使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实现了革命性的重大变革,其贡献是无法用数字来估量的。简单地说,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翻了几番。”合阳县领导评价道。 

  专家赞誉:“李立科的旱原试验田产量超过关中灌区,这是陕西农业史上破天荒的奇迹。”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实地考察后对李立科说:“你的研究对世界旱作农业有指导意义。”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来陕视察时,专门约见了李立科,鼓励他继续努力。

  为了这“几番”,他曾携儿带女安家在合阳,过着农民的生活;为了这“奇迹”,他辞去了省农科院副院长职务,不当领导搞科研;他记不得孩子们的生日,但记得清工作笔记上的一行行数字;雨中辗转为村民培训,骑车滑倒在地,左腿摔的鲜血淋漓……

  合阳的百姓无比感恩:“李院长(大家习惯用以前的称谓)是我们的恩人,他是人民科学家,是百姓的‘活财神’。”

情深为民  躬耕不止

  时光如水般流过,退休对他而言只是名义,他仍然每天工作,没有过节假日的概念,不是去甘井就是去办公室。一年中他有十个月都会去甘井,“一踏上这片土地,我就觉得我整个人都活了。”

  直到2015年,他还带着七八名来自学校和合阳县农技部门的退休老同志,坚守在甘井基地,继续着试验示范,统计各类测量数据,撰写材料,为当地政府提供生产建议。这些老同志在他的影响下,拿着只有千元的月工资,一年中有超过十个月的时间工作在田间地头,从春到夏,从秋到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80岁的人了,每年都要从杨凌到基地住上五个来月,还是丢不下他的事业!唉,没人能劝住他。”老伴说。

  为解决资金、配套机械研发等问题,让倾注他心血的“留茬免耕秸秆全程覆盖”技术进入生产阶段,他不顾自己的八旬病躯,往返在甘井试验基地、麦田和广大农户之间,推广技术、指导生产,写材料,跑有关部门。

  “中国有大片的土地缺水,这个办法解决中国干旱地区农业问题是非常好的办法,我愿终生研究干旱,服务农民!”老人挥起拳头情真意切的声音尤在耳畔。

  忆起幼时的饥肠辘辘他哽咽,提及甘井曾经的贫穷他落泪,念叨心中的愿望他凝噎,“为什么我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大爱与国,情深为民,生命不息,追梦不止,他的一生已然与这片土地紧紧连在了一起。

  合阳县原常务副县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雷哲生在信中这样深情地评价曾与他并肩奋斗过的李立科: “李立科同志在甘井基地的四十多年,是执着探索追求梦想和成就梦想的四十多年,是夭志不移艰苦奋斗的四十多年,是心系苍生、为民造福取得巨大成就的四十多年,也是为渭北旱原人民谋幸福、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四十多年。”

  戴着助听器,口腔里填充着牙托的八旬老旱农专家李立科曾对记者一字一句地说道:“几十年的奋斗,让我体味了甘苦,更收获了成功和幸福。党和人民给了我很多,为此,我无怨无悔!” 铿锵有力。 “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这是宋人李纲《病牛》一诗中的名句,九十年代,合阳县甘井乡的百姓们曾把这两句诗制成牌匾,送给李立科,这句话,是对他一生最好的评价。

后  记

  时过境迁,饮水思源,今天的杨凌和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能忘记老一辈科学家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上世纪,科研条件落后困顿,物质条件极其匮乏,各方面与现在相比天壤之别。但老一辈科学家们几十年如一日,他们艰苦奋斗,不离不弃,执著坚守,在简陋的条件下,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和一流的成果。他们心系苍生、扎根黄土,把朴素的初心和满腔的热情奉献给了他们热爱的这片土地,为富民强国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研作风,不怕吃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不计得失、宠辱不惊的高尚品格,平易近人、谦虚平和的人格魅力,正是“西农精神”的真实写照,是一笔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值得后辈不断学习。

  李立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汗水洒进黄土中。不问生前身后事,只求初心天地间。

  李立科走了,相信他的精神、他的风范自会有后来者追念、敬仰和传承,“西农精神”一定会代代相传!

  原文链接:https://news.nwafu.edu.cn/xnxw/95772.htm

编辑: 金平安     终审:    最后更新:2023-06-05


Copyright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版权所有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网站负责人:张鹏飞 管理员: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