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处办 029-87092668 / 87092231
  • 传真 029-87092668
  • 地址 西农路22号
  • 邮编 712100
  • 邮箱 ltxc@nwsuaf.edu.cn
  • ltdw@nwsuaf.edu.cn
  • 办公地点 北校区老昆虫博物馆一期办公楼二楼(北校区校医院对面)
  • 各校区服务中心联系方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老年专家» 汗水铺就成功路——记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傅建熙教授

汗水铺就成功路——记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傅建熙教授

作者: 来源:  时间:2011-10-25  浏览次数:

 
作者:李晓春
  在一间堆满设备仪器和瓶瓶罐罐而显得有些凌乱的实验室里,陕西省先进科技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傅建熙谈起他的事业,依然雄心勃勃,对未来充满信心。他说,虽然我已经退休了,但为了实现开发秦巴山区丰富的植物资源,造福千家万户,我还要继续奋斗。
  傅建熙1938年出生于湖北房县,196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学系,同年被分配到原西北农学院任教。他承担的有机化学是农林院校的一门基础课,内容多,分量重,加之结构式复杂,学生反映难学、难记、难理解,因而学习兴趣不高。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帮助学生克服死记硬背书本和有效掌握有机化学知识呢?这种念头时时萦绕在傅建熙的脑海里,他决心找到打开掌握有机化学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刚刚踏入教师队伍的那几年,他每天早上总是6点起床,晚上2点以后才休息,一头钻进书海中,寻觅着那把金钥匙。图书馆里的中、外文版有机化学专著和书籍都被他翻遍了,推理、演算的草稿纸堆起来有一米多高。在结构理论的基础上,他从各类化合物的内在联系出发,对其构性关系进行了反复分析与研究,在1973年归纳总结出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推断法则,这是有机化合物的构性相关理论的雏形。将此法则应用于教学实践后,效果良好。同学们反映,对有机化合物进行构性相关分析,既可推知其理化性质,使枯燥无味的化学反应好记了,又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十几年的不断改进、完善和在教学上的实践应用,到90年代,这一理论已日趋成熟。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一成果,傅建熙先后发表了多篇文章。现在此理论已为十几所农林高校、2万多名学生应用,大大促进了有机化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强了有机化学的科学性、规律性和系统性,对教师实行启发式教学及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该研究1995年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中科院院士、北京医科大学教授王夔等对这一理论给予了高度评价。2000年,由傅建熙主编、有机化合物的构性相关理论得到系统和全面应用的《有机化学》一书,作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并正在全国推广应用。
  1982年,傅建熙赴德国多特蒙德大学化学系留学。在德国留学期间,不畏艰难、发奋进取的那股劲头使他在金属有机化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证明了国际上有争议的二菲锡是一个混合物,并分离和测定了其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化学结构;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了三员小锡环化合物形成的机理,这一机理已被世界著名的金属有机化学家马沙缪(SMasamune)等采用。此外,傅建熙还发现并用4种方法合成出了世界上第二个三员小锡环六(9-菲基)环丙锡烷和第二个四员小锡环八(9-菲基)环丁锡烷;合成出了二氢二(9-菲基)锡,四(9-菲基)锡和二氯二(9-菲基)锡3个新的金属有机化合物,研究成果在《国际金属有机化学杂志》上发表后,受到国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
  回国后,在缺乏教材的情况下,傅建熙为研究生开出了有机合成、有机合成设计、天然有机化合物应用化学及实验等课程。为了保证讲授内容丰富、新颖且体现学科前沿,他精益求精,有时为了两节课,要准备3天时间。除搞好教学工作外,他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承担了高效前列腺素合成芳香族锡烯和四芳基乙锡烯的合成及反应性能研究等多项研究课题,并取得了多项成果。
  花粉是花药中的雄性孢子,虽然很小,但却是一个天然浓缩营养源,里面包含糖、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和多种微量元素等,被誉为世界营养之冠。早在70年代,花粉热已经在世界上兴起,以花粉为原料研制的食品、滋补品、化妆品等具有强身、防病、美容等功效,深得人们青睐。
  1984年,陕西三原县一家乡镇企业投资近100万元购置了大量原材料和设备,聘请省内外专家进行花粉产品研制,没想到时间一天天过去,可生产出的花粉产品只是一些黑糊糊。多方打听后,他们找到傅建熙,希望他帮助解决这一难题。为了扶持老区乡镇企业,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19857月,在实地考察了这家公司后,他翻阅了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设计出了5种方案,决定对花粉进行深入的开发利用研究。
  盛夏季节,在中心实验室东北角顶层的实验室里,傅建熙与刘顺德两人穿着背心和短裤,顶着酷热开始试验。由于5套设备同时运转,一次试验往往需要一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为了保证试验的连续性,他们经常吃住在那里,有时连续几天不休息。经过40多天夜以继日的奋战,历经多次失败后,他们终于研究出一整套从蜂花粉中提取、分离含有不同营养成分的花粉精的方法,花粉破壳率达到99%以上。傅建熙他们研制出了多种保健食品、化妆品,不仅使濒临破产的公司重现生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为综合开发利用我国花粉资源闯出了一条新路。1986年,蜂花粉提取分离技术通过省级鉴定,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秦巴山区植物资源丰富,其中药用植物多达上千种,素有天然药库之称。如果能加以开发利用,其效益将不可估量。傅建熙又为自己确定了新的目标,将花粉中的有效成分与中草药结合,研究开发出新的药品和抗逆保健品。十几年中,他凭着雄厚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先后研究出4大系列共30多种新产品,其中包括国家三类药舒麦、多效牙痛灵等12种药品;百龄圣、生命高能素等8种保健食品;花粉健美霜等7种化妆品;花粉蜜酒等5种饮料。PGE生发灵、花粉精口服液和力源宝等多项研究成果通过省级鉴定。除此之外,他还积极进行研究成果的转化,亲自参与设计、筹建了宝鸡华西制药厂、陕西杨凌力源有限责任公司、西北农业大学天然营养品厂等5家工厂,11项研究成果在这些工厂成功地实现了转化,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400多个,产值累计达8000多万元。
  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人活着就要干工作,就要为社会做贡献。勤奋、刻苦、探索、求新八个字是傅建熙人生历程的真实写照。他大学学的是俄语,工作中自学了日语,1981年,他以优异的英语成绩通过出国考试,没想到最后录取的国家是德国。在西安外院进修德语的一年中,他是班里出了名的用功学生。虽然年纪大,可他上课坐在教室第一排,跟着老师大声朗读。星期天,空空如也的教室里只有他还在学习,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几十年来,傅建熙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白天在单位没有完成的事,晚上回到家里接着干,大年初一还在实验室做实验。工会每年组织劳模到外地疗养,他都因为有事放弃了。正是这种对事业孜孜以求的精神,使他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绩。除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外,从1987年至今,他共指导研究生26名,主编著作4本,发表论文50多篇。
  2002年,傅建熙退休了,但他依然忙忙碌碌,工作如故。经常有企业找上门来,向他咨询或请他撰写有关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他总是有求必应。有时开夜车工作到很晚,而他从未收过企业一分钱,连他自己也记不清究竟写过多少份报告和材料。有人开玩笑地说,别人的知识都值钱,只有傅老师的知识不值钱。他却说,现在办企业不容易,别人找到我帮忙,我怎么能再收他们的钱呢?遇到他人有困难,他也总是慷慨相助。1993年,当他偶然听到为他装修房子的工人说孩子上学有困难时,就拿出100元钱资助他。天下好事做不完,但他认为,能尽一点力是自己的义务。
  在许多人看来,傅建熙一天到晚忙成这样,又不多挣一分钱,何苦呢?但他却从中体会到了极大的乐趣,特别是看到自己研制的产品实现了转化,能造福千家万户时,即使自己没得到一分钱,心中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1997年,傅建熙接手西北农业大学天然营养品厂,当时企业已经停产,工人发不出工资,客户所剩无几。他知难而上,与技术人员一起改进产品配方和生产工艺,重新开拓市场,仅为申请一个新产品批号就要跑上十几次西安。重新起步的企业开始步履艰难,他与大家同甘共苦,几年都没有从工厂领过工资,更没报销过路费和电话费。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4年不懈努力,现在,企业已经走出了低谷,开发的新产品不仅国内企业要求生产,国外公司也前来洽谈合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未来,对他来说是光明的。
 

编辑:     终审:    最后更新:2011-10-25


Copyright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版权所有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网站负责人:张鹏飞 管理员:李明